Loading

    优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
真正优秀的人,都有这6种思维方式(下)

来源:优训企业管理      作者:admin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11-15

四、用忙碌打败无聊

    现代人的最大特征,便是忙碌。这一点常常为人诟病。李宗盛也写过一首《忙与盲》,其中有一段:“我来来往往,我匆匆忙忙,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......”

    但实则,忙碌是不该被人批评的,最该被批评的,应该是无聊。无聊时常伴随着抑郁、忧愁、虚无等负面情绪一并出现。无话可聊,无事可做。烂在沙发上,烂在床上,这才是最要命的。

    将人的状态分为三种:无聊、忙碌、忙得有意义。第三种是最为高阶的状态,是更有针对性的忙碌。第二种忙碌虽然并不一定目标清晰,但人仍旧处于运动状态。既然运动,就能够产生可能性与意义。有的人不是生来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,但是却可以在不断的运动中找到方向。人的视野与认知,是有边界的。你多经历一些事,你的边界就会被拓宽,个体外延就会增大,包容性也会更强。

    优秀的人,都是忙出来的。悠闲对他们来说,就是奢侈品。

五、整合型思维

    优秀的人,很少是排斥外部信息的。他们就像一块海绵,只要是水,都会被吸进来看看,然后再把有用的东西挑出来。所以你会发现,他们大部分喜欢读书、看电影、欣赏艺术品、对音乐有自己的品味、对文学有自己的理解。他们善于整合,善于从外部信息里提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。

    曾经有读者问我:“读书有什么用?”我的想法是:如果抱着功利的诉求去读,不如不读。只有静下心的人,才有机会体会到另一层世界的美妙。正如优秀的人大都有私人的、汲取营养的方式。阅读、音乐、电影、绘画,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输入。优秀的人都讨厌拒绝,因为他们都明白:当一个人开始无意识地拒绝,他便即将落伍。

    我曾经走访过上海西边的一座古镇,区委书记很年轻,他才三十多岁。听书记现场讲座,讲了新农村建设问题。你能想象吗?这位书记竟然爱上B站,也看日漫,最喜欢看美国电影。他曾经在美国西部片里受到启发,想到了有益于农村区域建设的提案,就像乔布斯曾远赴印度寻找灵感。谁会想到去一趟印度,能够打造出世界上最完美的产品之一?

    优秀的人,都善于张开毛孔,充分感受世上的事物,像海绵一样饥渴,像初学者那样谦卑。因为有些事情看上去无用,但实则是无用之大用。它会潜移默化地改造你,影响你在关键时期做出的关键决策。

六、重视运动

    我问了很多人,为什么不健身?他们说:“要练得那么壮干嘛?四肢发达,头脑简单。”

    运动的意义,长久以来一直被忽视。以至于很多人对运动员有刻板印象。认为他们只是头脑简单是的呆萌人类。事实完全相反,越运动的人,反而越优秀,越聪明。

    1990年,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生物学家Arthur Kramer设计了一个实验,让一群平时不爱运动的人进行6个月有氧运动,然后测试思维能力变化,发现确实有提高。研究结果被写成论文发表在《自然》杂志上。

    运动能优化人的思维,也让人更聪明。更关键的是,健康是一切的根本。优秀的人都会意识到:如何保证自己能长期奋斗?就是运动!

    优秀拼的不光是脑力,还是体力。在中国作家群里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:写长篇小说的人,身体必须要过关。不信你瞧瞧苏童、余华、莫言,都不属于那种“文弱”的类型。

    最后想再说一点:优秀的人,往往不为外物所动。这个时代,能够左右个人意志的东西太多。换句话说,他们坚信自己的真理,用自己的方式来评价自己,而无需向外界证明什么。在人生方向的选择上,优秀的人往往追随内心,敢于拒绝他人意见。

    的确,同龄人的意见不要听,因为你不是他们。所有的年轻人都在不同的跑道上,家世、背景、财富、运气,每一个人身上背负的东西不同,要走的路自然也不同。你也不必和他们比较,因为比较,永远只能产生嫉妒和狭隘的心思。

    老一辈的人也不要听。你或许常常听父母亲戚说:“公务员好,去考公务员。”但他们只是试图用上一代过时的经验来驯化你。他们的思想和阅历把他们打造成如今这样的状态,如果你不愿几十年后成为他们这样的状态,你又何必听他们的话。

    真正优秀的人,有着自己的评价体系。他们的勇气和坚定,决定了他们会走一条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
(摘自360doc个人图书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