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公司凭借QQ和微信等一系列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社交和通信服务,把全国人民做成了客户。不过也许你不知道的是,腾讯的强大,不仅在于网游、Q币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平台让其财源滚滚,还体现在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深刻的商务变革和解决方案。
产品背景:
众所周知,尽管QQ和微信同属于腾讯公司,但两者的竞争势头一直没有减弱过。现在为了继续在移动领域和微信抗衡,QQ也开放了公众平台,而且注册流程比微信公众平台更简单。与微信一样,QQ公众帐号也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类,前者倾向于信息推送,后者则侧重功能服务。
不同的是,QQ公众号在显著位置保留了与商家客服一键语音通话的功能,通过手机QQ接通的并非传统的客服,而是专为手Q用户设计、带有可视化菜单的服务。事实上,使用过程中的感受,更像是通过语音引导来完成寄件、查件等服务,因为这些服务也可以通过底部的菜单直接完成,就像微信公众号那样。
在QQ公众号上通过语音通话(引导)能做的事,在微信公众号上使用菜单一样可以完成。但两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。正如我们要把一件事通知给某人的时候,可以微信或QQ留言、可以发短信、可以打电话,但打电话一般都是紧急而重要的事情。
目标锁定:
带着“哪些企业有我们所能解决的问题”的思路,腾讯手Q商务团队很快瞄上了一批潜在客户,其中之一便是中通速递。
中通速递业务覆盖国内快递、国际快递、物流配送与仓储等领域,提供“门到门”和限时(当天件、次晨达、次日达等)一系列物流服务。
腾讯手Q商务团队前期在对中通速递的业务与运营流程的全面调研中,发现其存在的诸多业务问题有可能在手Q平台得到解决。他们还发现中通对于新事物的接收程度高,有一定技术积累,当时除了自营的网站平台外,中通已陆续在微信、支付宝等平台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。无疑,“门当户对”的中通随即被锁定为下一个重点开发的目标客户。
腾讯商务人员与中通速递的客服和IT等部门进行了多头沟通,包括采购方、需求方、实施方等,导入手Q公众号的概念,解决中通在个人终端用户开发和服务方面遇到的问题。
问题分析:
中通速递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终端个人用户。腾讯了解到,为了能更好地吸引和服务这些用户,中通已深陷运营成本大幅提升的压力,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:
1)非粉用户的服务触达难:尽管微信和支付宝也提供了服务信息的发送功能,但使用前提是用户必须已在关注其公众号,这造成了大量未关注用户的服务空窗和黏性降低。
2)短信成本高:物流信息轨迹的发送造成巨额的短信成本负担。
3)通讯成本高:订单管理、投诉管理等都需要大量的电话客户服务,因而造成了巨额通讯成本负担;当客服繁忙时,用户体验不佳,缺少用户关怀造成客源流失。
4)销售通路少:在控制成本的同时,中通也希望借助更大的平台导流,吸引用户下单促进业务成交。
由于已在微信等平台开通了公众号,中通速递的客服和IT人员还担心如开发手Q公众号,会大幅提高他们的工作量。
解决方案:
在理清了上述问题后,腾讯基于手Q公众号的功能,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:
1)实现非粉信息发送:只需提供快递人和收件人的手机号码,即可通过手Q为其发送物流轨迹信息,即使用户并没有关注该公众号。同时,为避免用户被信息打扰,公众号所推送的消息均由服务场景触发,既能有效触达又不影响用户体验。
2)提供短信发送:通过手Q承载原短信运营商的信息发送业务,大幅降低商户成本。
3)实现通话功能:借助QQ强大的语音功能,连接中通的客服系统,为其和用户之间搭建互联网的通讯桥梁,大幅降低通讯成本;同时,当客服电话显示时,会即时推送关怀短信,增加用户黏性。
4)提供同城服务平台:为手Q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,也为中通增加引入客流的机会。
关于工作量问题,腾讯在方案中采用类似微信的标准化功能接口,并提供标准化文档说明,如同一站式服务,帮助客户轻松、快速完成手Q平台的搭建和应用。
项目回放:
回顾项目开发全过程, 手Q公众号的导入历经了如下里程碑:
一、导入概念,建立关注
1)初步接触,界定中通速递与此项目有关的采购、需求、实施等关键部门和人员;
2)通过多次通话和走访,介绍手Q公众号的概念与功能,讨论和探究其适用于中通的应用需求,并提供行业案例,引发客户更多关注和兴趣;
3)了解中通的预算和对项目的期望效果(客户的KPI)。
二、定义需求,拟定方案
1)对前期获得的客户应用需求进行梳理,分析后对产品功能进行相应调整或补充;
2)根据中通的实际业务内容、预算和期望效果(客户的KPI),完成定制化的手Q公众号设计,贴合中通运营要求;
3)实时将设计方案和效果反馈给中通的相关人员,使对方感知新技术的适用性及其效益,并与客户一同商讨方案优化。
三、呈现利益,持续跟进
1)对于客户的KPI关联方保持较高频率的沟通,深入介绍功能的细节以及对其KPI达成的帮助;
2)对于采购方保持适当频率的接触,检视内部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障碍、问题甚至竞争对手,并从其它途径寻求解决办法。
3)适当提供免费服务或产品试用,通过体验式营销进一步建立客户信任,增加双方黏性。
四、把握时机,完成签约
1)如果客户能够接纳相关的建议,则可以落实进一步的合作洽谈,包括费用明细、售后服务等。
2)一旦完成合作意向的确认,及时快速完成签约,明确双方权责,避免交易过程中的意外发生。
3)兑现承诺,履行义务,降低风险,扩大战果!
(摘自《深度营销:解决方案式销售行动指南》,机械工业出版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