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地产,地段、地段、还是地段(李嘉诚语)。做销售呢?如果也用两个字概括,一定是需求、需求、还是需求!那么,客户的需求是什么?购买的成因在哪里?找到答案,就等于找到了成交的路径图。
在我的《解决方案式销售:深度营销策略与行动指南》书中,我们有了答案——“三类人”需求模型。简言之,客户需求不只在于显性层面的产品、服务、价格,而在于隐性层面他们最关注和想搞定的三类人——客户的客户,客户的对手,客户的企业。
深度营销就是在这三个领域帮助客户发现已有或潜在的问题、需求,提供解决方案。帮客户搞定他们最想搞定的这三类人,也就意味着搞定客户。模型本身不复杂,但足以让销售长袖善舞。
下面两则案例分析同样发生在我的“解决方案深度营销”课堂上,从另一视角诠释如何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研判,找到商机。
案例一:三生生物科技竞品替代案例
三生生物科技主要生产鱼用、兽用等生殖激素,采用分销模式。可眼下,一重要区域的经销商主推竞品,理由是价格低,利润好,使用效果基本满足牧场的要求。三生的销售人员虽有多次上门拜访,可对方一直找借口推脱。
最后,销售人员设法找到了“客户的客户”——牧场,深入调查牲口繁殖状况,制定差异化且对牧场更为有利的应用方案。他们发现,竞品在给药方式上有不足,频次高且工序多,费时费力,而牧场当前的一个困境是人手不足。三生的激素恰好能补这个短板,无论给药频次和难度都优于竞品,可以让牧场轻装上阵。
得到牧场老板认可后,销售人员回头又找到经销商,分析与三生合作如何能提高牧场的满意度,为对方带来更多利润。不久,竞品被取代了。
案例启示:
“客户的客户”有两层含义:一是销售人员基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资源,帮助客户搞定他们的客户,从而赢单;二是设法搞定“客户的客户”,让他们认可你的产品或服务,再倒逼你的直接客户,逆向成交。上述案例就属于第二种模式。一直说需求是“问”出来的,其实这只是开始。最终,客户需求是“跑”出来的。客户没有理由帮你,利益才是永恒的话题。
案例二:南方泵业农田灌溉项目案例
南方泵业是国内水泵行业的领先企业。有一农田灌溉项目计划购置水泵,业主方(当地的农业办主任)带着施工方和设计院前来考察。连南方泵业在内,有三家供应商入围,水泵的性能、价格、知名度差别不大,属典型的同质化竞争。
如何寻求销售突围?访谈中,心思缜密的销售人员看出这几个人中,施工方是真正的决策者,业主方和设计院仅提出技术性建议。考虑到施工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,通常更关注项目工期、供应商的售前、售后服务及响应时间等事项,销售人员改变策略,不谈产品和价格,而是利用公司在当地有办事处,具备快速响应的优势,聚焦工期、服务两点。
期间,销售人员还主动帮助施工方先期落实配套设施的选型、引进(如电控柜、流量表等),做客户的帮手。最终,南方泵业一举拿下项目。
案例启示:
“客户”并非一幅抽象画,而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。买与不买,由人做决定。做销售,找准关键人和他们的需求很重要。在这个案例中,需求不止于显性层面的发现(买水泵),更在于隐性层面的发掘(做项目),并与自身优势挂钩。其实,差异化始终存在,却不是人人都能看到。
案例涉及“三类人”需求模型中的第三类——客户的企业。在这一层面,客户需求大多在于如何降低运营成本,如采购及各项支出;如何提高产品性能,如品质、技术改进;如何获得服务支持,如响应力、配合度,等等。
南方泵业正是在服务上发力,超越了产品本身。事实上,只要对客户有帮助的资源,都可以成为销售的机会。
文 | 王鉴 资深销售培训专家,商业畅销书《深度营销:解决方案式销售行动指南》作者,优训企业创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