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为一家成长型音视频技术企业讲授解决方案销售。课堂上学习气氛浓郁,学员获得感满满。但知易行难,在讨论他们自己案例的时候,又免不了落入关系营销的固有思维,而如何通过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成功的深度营销思路,早已抛之脑后。
这是一个无纸化办公的失败案例回顾:销售人员通过关系与客户的一位高层接上线,对方也答应帮忙。但最终订单被竞争对手拿下,因为客户具体负责这个项目的经办人选择支持他们,而这个人,我们的销售人员甚至没有认真接触过。
失败的原因显而易见:一、关系固然重要,但过分倚重关系只会听命于人,竞争分析和销售策略归零,自然也没有一个用来贯彻销售策略的行动计划,做单能力尽失,自废武功;二、头衔的高低未必等于权力的大小,在这个项目中,真正的权力者是项目的经办人。
在案例复盘中,讨论的一个命题是如果重头再来,你会怎么做有望胜出?有人主张多找领导做人情单,有人主张多给经办人好处。说到底,还是关系营销的老套。问题是,竞争对手在这方面的能力显然比你强,而且精准定位了关键人,也因此笑到了最后。
几乎没有人提到解决方案,没有人认真关注项目本身,更没有人想过这个经办人的利益诉求有哪些,如何探询和对接,进而能够得到对方的支持。在当前项目上,这些考量可能才是他们翻盘的一线希望,也正是课程的重点。
无论关系还是品牌,竞争对手都比自己强。但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自己企业有价格优势,且在当地有办事处,能否在成本控制和售后服务上寻求机会?比如,了解客户的预算,如果吃紧,引入一个高性价比的供应商就能让这位经办人立功。又比如系统启用之初,客户因为不专业多半会有麻烦,自己可以提供当地人员“驻守”,在技术服务上零时间响应,以此打动经办人。
更重要的是,别忘了深度营销中的“三类人”。客户的需求在于他们最关注和想搞定三类人——自己的客户、自己的对手和自己的企业。
经办人的客户是谁?是公司内部的各运营部门以及有关领导。作为销售人员,能否深入这些部门调研,找到现有办公手段的种种不足,理解他们对无纸化办公的特别要求并加以适当引导。这样,既有机会优化方案,又有可能把客户尤其是实权人物的需求点、关注点与自己的产品优势联系起来,并给对手设置门槛。
同样重要的是,这样的跨部门走访和调研可以大大增加自己在客户内部的曝光率,建立归属感。如果幸运,还能从中找到支持者和教练。经办人可以不在乎你,但一定在乎自己客户的声音。当这些运营部门都一致看好你,他能轻易说不吗?
要知道,这一圈走访调研,你其实是在为经办人工作,帮他做项目,帮他建立客户满意度,反过来经办人多半也会支持你。这番引导让学员颇有顿悟感,纷纷鼓起了掌。一位资深销售人员不失时机地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成功案例,堪称教科书级的解决方案销售。
在那个项目中,她与技术人员很用心地打通了客户原有的OA系统,新系统无缝对接,不对客户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。对各运营部门,他们逐一调研,回应对方的问题与关切并获得了这些人的支持。对经办人,他们安排成功项目的参访和多次技术交流、测试,优化方案,也植入了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。最后,项目成功,经办人也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交口称赞。
在课堂上常讲一句话:客户可能没有时间与你娱乐,但一定愿意与一个对自己有帮助的供应商在一起。这是真的,尤其当关系营销不是你的强项。
文 | 王鉴,资深销售培训专家,商业畅销书《深度营销:解决方案式销售行动指南》作者,优训企业创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