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    优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
深度营销:聚焦客户最关注和想搞定的三类人

来源:优训企业管理      作者:admin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8-15

做地产,地段是关键;做销售,需求是关键。然而客户需求不只在于显性层面的产品、服务、价格,而在于隐性层面他们最关注和想搞定的三类人——客户的客户,客户的对手,客户的企业。这一重要发现犹如一座高耸的灯塔,为红海中前行的销售人员有效发现机会,争取成交指明了方向和路径。销售就是在上述三个领域发现客户问题,提供解决方案。


第一类人:“客户的客户”需求分析


客户关注他们的客户,背后的深层需求在于诸如如何获取更多的市场开发机会,增加销售收入,提高营业利润,建立自己客户的满意度或忠诚,等等。一旦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、短板,或者意识到还有改良、提高的空间,客户必定要一个解决方案,需求由此产生。


所以,销售需要在这一层面进行调查、分析,关注客户的经营,发现已有或潜在的问题和需求,提供产品或服务资源,帮助客户搞定他们的客户。当客户认同并接受你的方案,也就意味着成交。


三菱电机案例


在为三菱电机自动化(中国)公司授课中,有一个案例分析。客户是著名半导体公司台积电的代工生产商,做不锈钢钣金。台积电对产品外观和精度的要求非常高,达到工艺品级,且采购量巨大。


鉴于现有激光加工机工艺差,产能低,代工商启动了新设备采购。台积电对他们太重要了,不容闪失。在对三家供应商的光纤激光机测试中,三菱电机表现一般。眼看陷入被动,三菱出人意料地搬出了二氧化碳激光机。这是一种使用成本高的传统设备,几乎被新的光纤技术取代。但在当前项目上,客户更关注品质,而这款机型的优势就在于加工品质略胜一筹。


同时,三菱还承诺回收客户老设备,降低投资成本。最后,他们成交了,也印证了一点:产品技术固然重要,但对于销售,客户的问题和需求更为关键。在这里,代工商的需求是搞定自己的客户——台积电。


第二类人:“客户的对手”需求分析 


客户关注他们的竞争对手,背后的深层需求在于诸如建立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,做差异化营销,填补市场空缺,巩固或提高市场份额、行业地位,等等。


面对市场供应饱和、产品同质化等等营销困境,客户需要提高竞争力,需要帮助,能够在红海中看到蓝海。这正是销售的机会,可以设法提供对策或资源,协助客户从容应对或迎头赶上,让他们登上你的诺亚方舟。


福田汽车案例


在给中国五大重卡品牌之一的福田汽车培训时,分析过一个案例。客户买的是车,背后的需求是阻击对手,赢得竞争。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山东东营富海石化旗下物流公司向福田戴姆勒采购了75台LNG液化天然气卡车,车价每台高出传统的燃油车12万元。有意思的是,因为在价格上竞争不过周边的中小型物流企业,濒临亏损,富海物流原本已打算退出危化品运输市场。


大手笔引进LNG卡车,是因为燃料成本每公里降1元。按现有运行里程计算,一台车全年可节省油费12万元。如此,富海物流就能够在价格上同中小型物流公司抗衡,重振旗鼓。最终,他们成功做到了市场突围。


福田戴姆勒还与富海物流在东营共建危化品物流联盟,使后者当仁不让成为会长,在东营1万多辆危化品运输车辆中,一枝独秀。现在,富海物流旗下的200多台自营车辆就一个品牌:福田戴姆勒。


第三类人:“客户的企业”需求分析


客户关注他们的企业,背后的深层需求在于如何降低运营成本,如采购及各项支出,如何提高产品性能,如品质、技术改进,如何获得更好的服务支持,如交期及售后,以及如何改善员工绩效,如专业度、执行力,等等。


销售应该担当问题解决者的角色,试图找出客户在运营管理、供应商服务和员工绩效等方面可能有的问题、困难、不满,提供解决方案。


旭川化学案例


旭川化学是国内领先的聚氨酯树脂生产商,想拿下一大型皮革企业客户,一直未得手。在课堂上讨论了这个失败案例,从“客户的企业”角度出发,有了一些做单的新思路。虽然只是思路,不指望一夜之间就有奇迹,但多少能够看到些出路。


方案一:从产品本身出发,通过配方改良,开发出一款与现有供应商产品同等价位但性能更优越的树脂,在技术层面和性价比上寻求突破。

方案二:从供货能力出发,发挥旭川与客户工厂更近的地理优势,确保在客户生产旺季时及时发货,保证用量,避免因断料而造成的损失。

方案三:从企业发展出发,依靠旭川的技术力量和规模优势,提供更多服务支持。同时,借助旭川在合成革行业的影响力,拉动客户产品档次和品牌的升级。


接下来,旭川销售人员要做的是深入客户企业,找到相关的“问题人群”(如研发、生产、市场等部门),不止于采购一家,在产品研发与升级、产能保障、供应商的服务支持等方面,找到不足或风险,并与旭川的优势资源挂钩,产生合作契机。


商机,就在“三类人”背后


要提高成交率,你要做的就是基于“3类人”需求模型,好好分析一下客户——在应对每一类人方面,可能有的需求、问题、关注,从中寻找商机。不是每一个客户都会同时关注三类人,更常见的情况是,当客户在应对其中某一类人上遇到问题,而你又有对策,成交就不远了。


文 | 王鉴,资深销售培训专家,商业畅销书《深度营销:解决方案式销售行动指南》作者,优训企业创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