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谈判,在课上常说:“力量决定话语权,信息决定主动权,时间决定影响力。”输赢远不止于谈判桌上的那些技巧,而在于对三大关键要素的运筹帷幄——调动力量,掌握信息,运用时间(向对方施压),从而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。
这是否意味着当谈判一方在力量、信息和时间方面都不具备先发优势时,就只能碌碌无为?答案是否定的。有三种打法可以让你摆脱被动局面,赢多输少:一是权力重构,通过挂钩或联手增加谈判话语权;二是阵营突破,通过分化对手阵线扭转被动局面;三是流程设计,通过车轮战等战术打法压制对手。
最近在为全球化工20强万华化学讲授“销售谈判攻略与实战训练”中,就发现他们和他们的对手在权力重构和阵营突破上表现不俗,从而在谈判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阵营突破,通过分化对手以扭转被动局面
因国家高能耗高排放双限政策的出台,万华化学上游原料供应出现大幅度涨价,导致产品成本明显上升。年底的最后两个月是与客户谈下一年度合同的窗口期,因成本承压,万华销售人员计划在来年供货中上调价格。
客户是行业内的大用户,采购量极大,对成本自然也十分看重。近几年,客户一直从万华化学和另一家供应商处进货,占比为70%和30%。在这个行业,能提供这种产品的企业不多,所以买卖双方的地位基本对等。
谈判开始阶段,万华和竞争对手同时提出了下一年度的涨价诉求。当时原料平均涨幅在1500元/吨左右,两家供应商不约而同向客户提出1000元/吨的涨幅。客户并不买账,与两家供应商逐个谈判。后期,万华化学以退为进,将涨幅下调至700元/吨,但客户坚持只上调300元/吨。双方进入僵持阶段。
突然有一天消息传来,竞争对手已经与客户达成上调300元/吨的协议。就在万华销售人员惊诧之余,客户转而又来施压——如果不同意300元/吨的涨幅,将切换供货份额给万华的对手。无奈之下,万华被迫接受。
要知道,万华化学是业内老大,具有规模成本优势。面对上游原料涨价,当初他们思忖着竞争对手的成本压力会更大,不可能有大的让步,所以一直坚守涨价700元/吨的底线。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:对手无法承受失去这家大客户的后果,因为后者占其全部销量的35%。
客户正是抓住了这一软肋,迫使对方在濒临亏损的情况下做出妥协,仅上调300元/吨,但同时允诺公司即将投产的新基地将从对方工厂采购。胡萝卜加大棒的威力在这一刻被引爆。更为重要的是,本来枪口一致对外、占据一定垄断优势的供应商阵营,顷刻被瓦解了。力量的天枰转向了买方,而卖方原本在业内的江湖地位已变得无足轻重。
这就是一个阵营突破的范例——拉拢对自己有利的人,孤立对自己不利的人,在对手内部制造矛盾或分化,以夷制夷。
权力重构,通过挂钩优势议题增加话语权
在课上我常讲一句话:“谈什么比怎么谈更重要”,意思是说在谈判中议题很重要。议题对自己有利,有牌可出,就有更多话语权;议题对自己不利,无牌可打,就只能处处被动。所谓挂钩优势议题,就是在谈判中导入对自己有利的议题来改变弱势地位,制造筹码,争取更多的谈判空间。
随着新能源行业兴起,一客户计划采购3000支反渗透膜用于废水回用项目。出于成本控制,客户准备采用国产品牌,有两家供应商候选,一家是万华化学,另一家是同业对手。客户计划在对双方多方面比较后,择优选用。来看一下竞争分析。
竞争对手:一、产品上市时间早,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;二、性能优良,有多个行业案例见证;三、公司高层与客户有过接触,申请了特优价格;四、产品库存充足,有现货。
万华化学:一、产品上市晚,知名度低,几乎没有市场占有率;二、产品性能稳定,但缺乏行业案例;三、拜访过客户高层,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;四、库存有限,供货期为两个月。
无疑,客户更倾向于竞品。较之对手做膜产品已有20年,价格优惠且具备更短的货期,万华找不到突破点。
一番努力后,还是迎来了转机。万华销售人员接触到了这个客户的下游客户,通过对方采购人员了解到,这个客户有一个多年的竞争对手,与此次万华的对手是兄弟公司,同属一家集团。
这一信息让万华销售人员嗅到了商机。在与客户总经理再次见面中,销售人员提及另一家候选供应商的兄弟单位与客户公司是竞争对手,询问如果选择与这家供应商合作,工程造价以及工艺技术等资料是否存在泄露的风险。要知道,未来客户与这家兄弟单位将多次同台竞标。
此刻,谈判的议题不再是价格、性能、交期,而是安全和信任。这足以让客户开始动摇并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考量。竞品的优势化为乌有,万华因为“根正苗红”得以后来居上。之后,万华销售人员根据竞争情报调整了产品报价,得到认可。最终客户将3000支反渗透膜订单交给了万华。
流程设计,通过车轮战等打法来压制对手
最经典的场景是下级先出面谈判,提出苛刻条件,在对方做出妥协并已显出疲态时,上级再出面施压,使对方做更多让步。这当中,白脸黑脸策略是最常见的一个手段,使用的频率可能远高于你的想象,在不导致对抗情绪的情况下成功向对方施压。白脸说利,黑脸使力,可以先白后黑,也可先黑后白。
当然,凡事都有对策。在谈判中遇到车轮战和黑白脸,你可以做以下三件事:
一、摸清客户的决策流程和谈判对象的身份,如果不是拍板人,不要让出全部空间;
二、每次谈判后做详细记录并发对方备案,施加压力,如变更则力求一物换一物;
三、必要时,可提议休会或中止谈判,直到对方不再出现变卦,并有意继续和你谈。
文 | 王鉴 资深销售培训专家,商业畅销书《深度营销:解决方案式销售行动指南》作者,优训企业创始人